都有瓜吃瓜网
首页 明星八卦影视综艺网红新闻动漫游戏热点关注

首页>影视综艺>《昆仑神宫》评分暴跌:特效差异与影迷反感的五大原因分析

《昆仑神宫》评分暴跌:特效差异与影迷反感的五大原因分析

2024-12-30 03:54:01  来源:影视综艺   阅读:()

近日,由于评分急剧下滑,话题剧集《鬼吹灯之昆仑神宫》再度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开播之初,该剧在豆瓣上一度获得高达8.3的评分,而在大结局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评分竟然迅速降至7.6,并且这一趋势可能还会继续走低。这一现象引发了观众们的广泛讨论,尤其是对剧中特效的批评,成为了影响剧集评分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昆仑神宫》评分暴跌的背后原因,揭示影迷们对该剧反感的深层次逻辑。

能够引起剧迷最大不满的便是特效的粗糙程度。有观众直言“连古偶都比不上”,更有甚者形容其为“幼儿园”水平。尽管部分剧迷认为《昆仑神宫》并非如外界所称的那般糟糕,某些场景也展现出颇具质感的一面,但细节上的失误显然让许多观众感到十分出戏。例如,在剧中重要的祭坛场景中,虽然物件设置得十分逼真,但整体环境却无法将观众引入想象之中。

其次,环境细节的疏忽也是一大问题。《昆仑神宫》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海拔5000米的昆仑雪山,剧组在实际拍摄中却大多选择棚内拍摄,尽管某些景观看起来真实,但演员身上的细节的处理却让人失望。比如,在狂风雪中的对话,演员的衣服和发型却在风中丝毫未动,甚至面部也没有被冻得红肿。这种直观的失误导致观众无法共情角色所处的寒冷环境。

除了环境之外,演员们的表演也遭到了指责。尤其是在高寒的环境下,若是演员能够充分表现出缺氧、寒冷感,则能够增加剧集的真实感。但遗憾的是,许多角色显得过于淡定,毫无身处严寒险境的紧张感。此举让观众更加难以融入剧情,导致观众对整部剧的投入感下降。

第三,剧中一些动物特效的处理水平也遭到质疑。虽然对于主要反派角色,如食罪巴鲁和白狼王等特效依然做得不错,但可惜的是那些大规模的小怪物的特效却被视为粗糙。尤其是在网络剧和院线大片的对比中,《昆仑神宫》显得劣势分明,个别场景中构建的“神秘生物”特效不够立体,明显缺乏真实感。

道具方面的不合理之处亦成为了观众吐槽的对象。《昆仑神宫》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80年代,但剧中人物的羽绒服和帐篷风格却显得颇为时髦,甚至与这些年代的实物解构相悖。经过网友深挖发现,许多道具的厂家是在2000年后才成立的,这种不符合历史逻辑的道具选择,更加让观看的观众感到突兀。

,值得注意的是剧中个别场景的抠图感过于明显。在如《昆仑神宫》这类需要多次合成的特效类剧集中,抠图是程序必需,但部分场景的处理显得相当生硬。比如某些镜头中牦牛的合成效果显得十分不自然,甚至与同场景演员的光影关系显著不同,这对观众的观感产生了割裂。

总体而言,虽然《昆仑神宫》的特效并非完全归结为劣质,仍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显然在众多细节上存在问题,导致了剧集氛围与真实感的严重缺失。观众将其与高水准的院线大片相提并论是不公平的,但在向“精品剧集”发起挑战的路上,显得谨慎与细致仍是亟需的。希望未来的剧集能够在视觉特效与情节构建方面都达到观众的更高期待。

相关推荐:

  《昆仑神宫》韩淑娜变雪弥勒真相揭晓:悲惨结局与尸体改造揭秘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