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瓜吃瓜网
首页 明星八卦影视综艺网红新闻动漫游戏热点关注

首页>明星八卦>短剧消费陷阱:老年人沉迷,如何保护权益?

短剧消费陷阱:老年人沉迷,如何保护权益?

2025-03-15 20:15:01  来源:明星八卦   阅读:()

在数字化娱乐日益普及的今天,短剧作为新兴的文化消费形式,吸引了众多观众,尤其是老年人。随着短剧市场的快速发展,其背后的消费陷阱却逐渐浮出水面,让人深感忧虑。一些老年消费者因沉迷于短剧,轻易地落入了层层嵌套的消费陷阱,导致财产损失和心理负担加重。在这个信息繁杂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呢?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报道了一位58岁老人的故事,让人触目惊心。三年内,他通过多个短剧消费高达3.4万元,这笔钱本是他的养老和医疗积蓄。这位老人在对虚拟币规则的不熟悉和支付便捷性的影响下,毫无防备地陷入了短剧消费的漩涡。他的经历并非个案,而是反映了老年人在短剧消费中面临的普遍问题。王明(化名)在整理解父亲的手机账单时,震惊地发现年迈的父亲因沉迷短剧,已经在多个短剧分享群中不断,最终花费了他三年来的绝大部分积蓄。

短剧消费的诱导陷阱

短剧产业的火热背后,隐藏着诸多“诱导消费”的手段。短剧通常以极低的观看门槛吸引观众,但内容往往被锁定在需要的层面。当观看者在进行初步消费时,虽然起步价不高,但一旦深入,就会陷入反复的困境。例如,某些短剧的第一集或几集可能是免费的,的内容却需要大量购买虚拟币才能解锁。而一旦老人对剧情产生兴趣,他们很容易在不断的情况下耗尽自己的积蓄。

王明注意到,他父亲参加了二三十个短剧分享群,群里的链接不断诱导他点击,甚至有专门为高消费用户建立了对接群,推送各种短视频。这是对老年人消费能力和判断力的挑战。更为严重的是,许多短剧存在强制自动续费的条款,使得不少老年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被扣费。

维权困境与制度缺失

面对短剧消费的乱象,受害者往往只能无奈地选择维权。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消费者发现,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不少老年人在尝试通过法律途径寻求退费时,面对复杂的投诉流程和法律条款,常常无从下手。王明在进行维权时,发现自己需要逐一整理父亲所用的小程序及其所属公司信息,却由于部分小程序已更名或消失,维权几乎成为了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

根据律师的分析,短剧的收费机制普遍存在问题,很多情况下并未告知消费者预付费的退费条件。王明尝试向全国12315投诉,但大部分小程序已无法找到,最终获得的退款与总花费相去甚远。数据显示,网络上关于短剧的投诉案件已近4000条,反映出这一问题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

为了有效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家庭成员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与陪伴,帮助他们建立起安全的消费观念。对于有消费倾向的短剧内容,老人应通过家人的引导来增加对消费机制的了解,避免因好奇心和无知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从行业与监管层面来看,相关部门和短剧需要加强自律与监管。建议统一收费标准,优化自动续费机制,确保所有消费者在前能清楚了解费用结构。同时,短剧应当负责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退款及消费模式,降低他们的使用门槛。

专家建议,消费者应提升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警惕短剧消费引发的沉溺与上瘾。在此背景下,家庭成员的陪伴与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在短剧消费中的风险。

短剧带来的不仅仅是轻松的娱乐享受,更潜藏着消费陷阱与权益受损的隐患。在面对信息时代纷繁复杂的消费环境时,如何合理地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有效遏制短剧消费陷阱的蔓延,让老年人在享受数字时代娱乐生活的同时,能够安全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推荐:

  短剧消费套路曝光:58岁老人3年花费达3.4万,如何保护老年人权益?

相关推荐
更多>>